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学生党员先锋栏|她相信:“玥”努力,“玥”幸运!

所属地区:湖南 - 株洲 发布日期:2024-05-27

人物名片:

静水流深,潜心栽花,

她在文学的世界修篱种菊;

戒骄戒躁,俯拾仰取,

她以沉稳热烈的姿态向前。

黄逸玥,文学院20汉语言文学402班学生。2024届湖南省优秀毕业生、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奖学金获得者、徐特立纪念馆优秀讲解员、获全国大学生微电影比赛二等奖、湖南省普通高校“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征文作品一等奖、湖南省大学生写作演讲竞赛二等奖等奖项。


黄逸玥生活照

一、隙中窥月,孜孜不倦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黄逸玥认为,即便是“隙中窥月”,仍然要孜孜不倦地去触碰文学的世界。

回忆起四年的大学生活,黄逸玥说道:“行远不敢忘来路。”文学院的老师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博学、谦和、包容,他们成为了这个在汪洋书海门前徘徊的女孩的领路人。匡代军老师的《中国思想史》、刘新敖老师的《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刘青山老师的《中国古代文论》等课堂上的思维碰撞让黄逸玥倍感惊喜与振奋,她渐渐着迷于文学史的浩瀚、文学批评的思辨,也尝试着进行文学创作。在书山文海中辗转沉浮,在深夜台灯下蹙眉思量,一次又一次肯定、否定、肯定……这一路她走得跌跌撞撞,却步履不停,获得第五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比赛二等奖、第八届湖南省大学生写作演讲竞赛文学评论组二等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5次。


黄逸玥参加写作比赛颁奖仪式(右4)

黄逸玥部分获奖证书

二、以笔为媒,“声”入人心

作为“百年红色学府”长沙师范学院的一名学子,黄逸玥深受田汉学长“执笔为国”崇高精神的影响,立志以笔为媒,传播长师故事、弘扬长师精神。她深入挖掘长沙师范学院老党员、老教师李先质跨越半个世纪“四次申请入党,初心始终如一”的动人事迹,以此为原型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获得省级征文比赛一等奖,参与编撰以李先质为人物原型的舞台剧《红色日记本》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她受到优秀校友张兹华“带着妹妹上大学”事迹的启发,作为第一编剧参与创作的微电影作品《浸润》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弘扬了长师学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展现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成果。


黄逸玥作为编剧参与创作的微电影《浸润》与舞台剧《红色日记本》

“以文学之眼来观照身边的人与事,用文字将跃动的校园生活一一定格,是我对母校的无声告白。”黄逸玥说道。初入大学,她怀着对徐特立老校长的敬意加入徐特立纪念馆学生讲解员的队伍,曾接待校内外来宾超500人次,在馆服务时长超80小时,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宣讲活动,传递长师声音,讲述长师故事,被评为徐特立纪念馆“优秀讲解员”。她还曾在“校领导与青年学生面对面”——特色微团课展示活动、“书记有约”——党委书记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戏剧创作师生谈”等活动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传递青年之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黄逸玥在徐特立纪念馆内进行讲解(右1)

三、无惧风雨,敬事如仪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黄逸玥坚信这一点。她积极投身校内外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的无声战役中坚守岗位、在人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小跑奔忙……她把个人成长成才的小理想融入服务同学、回报社会的情怀中,在广阔天地间挥洒青春汗水。


黄逸玥作为我校志愿者迎接泰国格乐大学研学团(1排左4)

十几载求学路,她受到许多老师的关爱与照拂,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她也希望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2022年寒假,她参与安化县陶贺冲村的线上支教服务,以“云支教”的方式为一名六年级的女孩提供作业辅导与阅读指导服务。用爱关注,她也得到了爱的回应,那位女孩在三个月后寄来一封手写信件:“现在不仅作业写得快,还学到了好多知识!”这坚定了黄逸玥希望在基础教育领域做一枚螺丝钉的信念,鼓舞着她继续在行动中锤炼本领。


黄逸玥与队友在安化县沙田溪村沙田溪小学参与“三下乡”支教活动(右)

六年级小女孩写给黄逸玥的信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2024年毕业季,黄逸玥以同批次同岗位面试第一名通过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局公开招聘考试。她立志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我从来都不聪明,只是在坚定地向前走着。奔跑、跌倒、奔跑……这是我在大学四年期间的常态。我相信,每一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属于黄逸玥的故事没有句号,属于每一位长师人的故事没有句号,相信我们会在人生的每一步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来源:文学院 刘明珠 编辑:孙慧敏 责编:蒋毅莹 审核:蒋福玲)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免费查看免费推送

热点推荐 热门招标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