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成功完成颌骨与种植体支持的牙列同日重建术

所属地区:重庆 - 重庆 发布日期:2024-05-21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一科副主任张富贵教授团队与种植科(冉家坝院区)主任付钢教授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颌骨肿瘤患者实施了颌骨与种植体支持的牙列同日重建术(Jaw-in-a-day手术)。

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及机器人的辅助下,该手术于同一天完成了颌骨肿瘤切除、血管化髂骨移植、牙种植体植入及临时义齿修复等一系列复杂操作。

52岁的张女士(化姓)因右下颌骨膨隆且伴有明显不适,来到重医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一科就诊。经详细检查及病理活检,张女士被确诊为成釉细胞瘤,大小约4*5cm。成釉细胞瘤作为一种牙源性良性肿瘤,因具有局部浸润的特点,被归为临界瘤。若切除不彻底,术后易复发,且多次复发后易恶变。

“基于张女士的病情,适合进行颌骨切除。如果按照传统治疗方法,需经历切除肿瘤、修复骨缺损、血管化腓骨或髂骨移植、牙齿种植、修复牙冠等多次手术,耗时至少一两年。虽能达到较好效果,但患者在牙列缺失期间,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还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张富贵教授介绍,结合以往经验,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的“Jaw-in-a-day”手术方案,让患者在同一天实现肿瘤切除、种牙、戴牙,帮助其恢复健康的同时重拾自信,术后更好地融入生活。“我们要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高水准的、最合适的、最全面的医疗诊治,因为我们治疗的不仅仅是疾病,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和她的人生。”张富贵教授说道。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同时满足患者对美观性和功能性的需求,专家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精心制定手术方案。由于手术流程复杂且对下颌重建精度要求极高,手术分为两组专家团队进行。首先,由张富贵教授团队在虚拟手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的支持下,同期完成颌骨肿瘤切除、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随后,付钢教授团队通过机器人完成牙种植体植入及临时义齿修复。最终近7个小时的通力协作,整台手术顺利完成。

开展术前病例讨论

术前全流程演练

谈及手术难点,张富贵教授指出,术前数字化设计是整个手术的关键,稍有偏差将会降低手术的精度,任何小细节、小瑕疵都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必须在术前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Jaw-in-a-day”手术,又称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手术。据悉,在2020年底,张富贵教授团队就完成了全国首例颌骨与种植体支持的牙列同日重建术,并得到了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的认证。本次手术开创了机器人辅助下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术的先河,其治疗理念和技术也处于行业前列。

付钢教授介绍,对于颌骨肿瘤大范围切除的患者,后期进行牙种植的难度较大。对此,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更为精准、微创、高效且安全的口腔种植机器人进行种植。利用机器人可视化、可控化的操作,将误差严格控制在零点几毫米内,角度控制在 5°以内,达到亚毫米级的误差精度。

口腔种植机器人

同时,他们运用数字化技术,对种植位置、角度、深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严谨地检查评估。通过精心设计,确定了种植体位置以及机器人的运动路径。此外,还借助 3D 打印技术精准制作患者的口腔模型,经过多次模拟手术流程,最终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付钢教授表示,在3D数字化技术的定位辅助下,机器人能够精确地完成口腔种植手术,使预备窝洞及植入植体的精度达到亚毫米级水平,不仅实现了微创的目标,还能助力患者更快地恢复牙齿功能。

手术过程中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是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新技术攻克复杂临床难题的又一成功典范,标志着该院在颌骨重建术后种植修复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该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引进口腔种植机器人的医院,在未来的种植领域中,也将持续发挥机器人技术的独特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精准、优质的诊疗照护(medical care),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免费查看免费推送

热点推荐 热门招标 热门关注